圆孔拉刀的合理使用?
圆形拉刀是加工孔中常见的工具。本文根据笔者在工厂的长期应用经验和认证,对圆形拉刀结构的不足给出了改进意见。此外,还详细分析了拉孔表面质量差、拉孔精度低、拉刀使用寿命低的原因,并逐一列出了整改措施。圆形拉刀是加工孔中常见的工具。圆形拉刀是一种制造精度高、技术要求严格、价格昂贵的复杂刀具,应标准化使用。目前广泛应用于生产的圆形拉刀主要采用图1所示的组合刀齿结构,粗切齿和连接齿采用无齿组的轮切钻孔方法,上切有宽弧形分屑槽;精切齿采用同廓钻孔方法,打磨窄分屑槽。经过作者在施工现场的长期使用和认证,发现这种拉刀由于结构本身或操作错误等因素,往往导致拉刀表面质量差、刀具使用寿命短等问题。
拉刀结构问题及改进
为了增加拉刀的使用寿命,一般拉刀的结构是在校正部分配备3~7个校正齿,使钻齿损坏后逐一补充为精切齿。而且,人们通常认为校正齿不参与钻孔工作,所以校正齿一般不磨碎屑槽。但在实际生产中,经观察,拉刀上的一颗校正齿参与钻孔工作(由于刀口上有钝圆,孔边挤压效果较大,工件弹性回复较小),具有精切齿的效果。但由于不作为碎片槽,切割产生环形,难以卷曲,容易堵塞槽,降低加工表面质量。因此,作者建议在设计和制造拉刀时,除了最后一个~2个校正齿外,如图2所示,弧形碎片槽或视角(V)窄碎片槽也应重叠在其他校正齿上。